2013年4月30日星期二

原來,節儉的目的是自由!

网络文章:

我有個朋友A,月入只有台币$30,000,可是他過的生活是五星級的生活。他不在乎每個月多繳一堆利息給銀行作為循環利息,也要「分期付款」把他喜歡的名牌和食物弄到手。

每個月到月底他就苦哈哈,這個時候,身上沒有任何現金的他,花不起一點錢吃路邊攤,可是可以用信用卡到餐廳消費吃更高級的料理。我們常常笑他是「貧窮貴公子」。

不久之後他買汽車了,在各方親友的勸阻之下,仍然沒有辦法阻止他以台币$100,000的首期付款買下標緻206。

買車的第一個月是很快樂的,他開著他的跑車到處去飆,日子過得好不快活。一直到有一天晚上,我打電話給他,發現他竟然睡在汽車裡面。

「發生什麼事情了?」我緊張兮兮地揶揄他:「是不是債務人堵在你家門口,你不敢回家呀?」

「不是。」他哀怨地對我說:「是因為太晚回家了,沒有車位可以停。只好睡到車上來。」

不久之後他要搬家,整整打包了三個晚上才把他的東西收完。兩台中型卡車載完他的家當。搬家的那幾天他心力交瘁,因為每一樣東西都很貴重,禁不起一點點不小心撞擊。

他終於崩潰。他說:「這些東西我一個月摸不到三次,卻要為它們這麼作牛作馬,唉!」

而且,這些東西的錢還沒有完全付完,每一個月,都被銀行追討利息。

當他看著身邊的好朋友…一個一個在年假當中都要收拾行李出國去玩了,而他正要面臨卡爆的危機,困在這個小小的島嶼上,忍不住悲從中來。他承認,他失去了自由。

我發現擁有一個東西是一體兩面,如你我擁有一個東西、享受他,同時你也是受到他的支配、他的擁有。

這個東西讓你付出的代價是時間、精神、金錢,如果他對於你沒有提供相對的價值和利益,那麼就是浪費,浪費你的時間、金錢和精神。

從我的朋友擁有一部汽車開始,他就陷入了被汽車擁有的生活。

原本他可以騎著機車(摩多车)上班,停在人行道或者任何不用付錢的地方,靈活地在這個城市到處遊走。他也可以搭乘大眾交通工具,台币幾拾元可以戴著他到他想去的任何地方,拍拍屁股下車,沒有煩惱。

可是擁有了一部汽車之後,雖然免去了身體奔波之苦,可是卻要開始面對為車奔波之苦。他的約會開始遲到,出門常常找不到車位,回家也沒有自己的停車位可以停,生活老是在為車位煩惱。

而且幾個月之後他告訴我他已經很少開車出門,原因是,油價花費太高,負擔不起。他說他失去了自由。

我們總是在追求更高、更好的享受,所有的科技物質發展也朝著人類這樣的需求進行。但是,沒有一個人可以這樣全面地擁有所有物質享受。

我曾經試過,在一天疲累的上班族生活下來,其實你最需要的,是一碗麵、一台電視機,一個人。你沒有多餘的時間去把玩你手上的那麼多東西。

在假日,最幸福的是和家人或者朋友吃一頓飯,然後回家休息。

說要出遠門要籌畫很久。而且,衣櫃裡面那些美麗的衣服和鞋櫃裡的新鞋子,你總是找不到適當的時機去穿。

現代人擁有太多用不到、也享受不到的東西,卻還是要拚命地滿足心理沒有完全的那個夢。

擁有一個東西,你其實就失去兩個自由。一個是被物質綑綁的自由,一個是面臨被金錢支配的自由。


2013年4月29日星期一

兩個砍柴人

有一個年輕的柴夫到山上砍柴,
不久,另一位老柴夫也來了。

到了傍晚,年輕的柴夫發現,老柴夫雖然比他晚來,
砍的柴卻比他多,於是,他暗暗下了決定,
... 隔天要更早到山上去砍柴。

第二天,年輕柴夫很早就到林子裡,
他心想:「這次我砍的柴一定比較多。」
沒想到,當他挑著木頭回到柴房時一看,
老柴夫所砍下的柴,還是比他的多。

第三天,年輕柴夫決定,他不但要比老柴夫早到,
還要比他晚下山,他心想,這次自己所砍的柴肯定比較多。
沒想到,這一天,老柴夫砍下的木頭?
還是比他多四天、第五天也是一樣。

到了第六天,滿腹疑問的年輕柴夫終於忍不住了,
他問老柴夫:
「我比你早到、比你晚下山、比你年輕有力氣,
為什麼我砍的木頭還是比你少?」

「年輕人啊!」
老柴夫拍拍他的肩膀說:
「我每天下山回到家後,第一件事就是磨斧頭,
可是你下山回到家後,卻因為太累就只顧著休息,
斧頭都被你砍鈍了,
所以,雖然我比你老、比你晚到、比你早下山,
但是我的斧頭卻比你利,我只要砍五刀,
樹就倒了,你卻要砍十幾刀,樹才會倒。」
年輕人終於恍然大悟。

在經營組織的時候,
我經常會鼓勵業務同仁們多多去聽演講、上課,
 
但就是有些同仁會說:
「我光跑業務就來不及了,哪有時間去上課?」
此時,我就會用「兩個砍柴人」的故事來做比喻,
告訴大家:「如果一直在砍樹,
卻忘了把斧頭磨利,總有一天會感到事倍功半。」

人在努力的過程中,也不能忘記成長,
所以要一邊做事,一邊充實自己。

過去的時代或許只要努力砍柴就能生存,
 
但在變化迅速的現代,光砍柴是不夠的,
而是要邊砍邊磨斧頭,不斷地充實自己,
終生學習,讓自己不會被市場淘汰。
 
有一個年輕的柴夫到山上砍柴,
不久,另一位老柴夫也來了。

到了傍晚,年輕的柴夫發現,老柴夫雖然比他晚來,
砍的柴卻比他多,於是,他暗暗下了決定,
隔天要更早到山上去砍柴。

第二天,年輕柴夫很早就到林子裡,
他心想:「這次我砍的柴一定比較多。」
沒想到,當他挑著木頭回到柴房時一看,
老柴夫所砍下的柴,還是比他的多。

第三天,年輕柴夫決定,他不但要比老柴夫早到,
還要比他晚下山,他心想,這次自己所砍的柴肯定比較多。
沒想到,這一天,老柴夫砍下的木頭?
還是比他多四天、第五天也是一樣。

到了第六天,滿腹疑問的年輕柴夫終於忍不住了,
他問老柴夫:
「我比你早到、比你晚下山、比你年輕有力氣,
為什麼我砍的木頭還是比你少?」

「年輕人啊!」
老柴夫拍拍他的肩膀說:
「我每天下山回到家後,第一件事就是磨斧頭,
可是你下山回到家後,卻因為太累就只顧著休息,
斧頭都被你砍鈍了,
所以,雖然我比你老、比你晚到、比你早下山,
但是我的斧頭卻比你利,我只要砍五刀,
樹就倒了,你卻要砍十幾刀,樹才會倒。」
年輕人終於恍然大悟。

在經營組織的時候,
我經常會鼓勵業務同仁們多多去聽演講、上課,
但就是有些同仁會說:
「我光跑業務就來不及了,哪有時間去上課?」
此時,我就會用「兩個砍柴人」的故事來做比喻,
告訴大家:「如果一直在砍樹,
卻忘了把斧頭磨利,總有一天會感到事倍功半。」

人在努力的過程中,也不能忘記成長,
所以要一邊做事,一邊充實自己。

過去的時代或許只要努力砍柴就能生存,
但在變化迅速的現代,光砍柴是不夠的,
而是要邊砍邊磨斧頭,不斷地充實自己,
終生學習,讓自己不會被市場淘汰。

懷才不遇

一年輕人,覺得自己懷才不遇,有位老人聽了,隨即把一粒沙子扔在沙灘上,說:“請把它找回來。”“這怎麼可能!”接著老人又把一顆珍珠扔到沙灘上,“那現在呢?”

如果你只是沙灘中的一粒沙,那你不能苛求別人注意你,認可你。如果要別人認可你,那你就想辦法先讓自己變成一顆珍珠。







网络文章,原出处不明)

一碗米價值有多大


一個家庭主婦,蒸出一碗米飯,也就值一元,這是最原始價值;要是一個商人,做成幾個粽子,大約能賣五元;要是一個企業家,經過發酵,釀成一瓶酒,那就值五十元。

人生就像一碗米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所在,關鍵是如何去尋找,開發、提升和放大!

你準備如何烹調你的人生呢?


【一碗米價值有多大】

一個家庭主婦,蒸出一碗米飯,也就值十元,這是最原始價值;要是一個商人,做成幾個粽子,大約能賣三十五元;要是一個企業家,經過發酵,釀成一瓶酒,那就值五百元。

人生就像一碗米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所在,關鍵是如何去尋找,開發、提升和放大!

你準備如何烹調你的人生呢?

网络文章,原出处不明)

2013年4月16日星期二

水泡的下场

一场大雨过后,池塘的水面上漂起了许多水泡。这些水泡在水面漂浮着,不断地合成大的水泡。

有一个大水泡在水里晃来晃去,只见它向左一晃,吞并了身旁的一个小水泡;向右一晃,又吞并了一个。它吞并得越来越多,它的身体也越来越大。这时,大水泡有些飘飘然了:“哈哈哈,我太厉害了,我是世界之王!你们这些小不点儿都是我的臣民,如果谁敢冒犯我,我就将它吞噬……”

一个小水泡实在看不下去了,警告它说:“朋友,你太霸道了。这样下去你会把自己毁掉的!”

“什么?你一个小不点儿,竟敢指责我!”对小水泡的警告,大水泡感到很可笑,“你竟敢对我如此不敬,我要吃掉你……”

说着,它向小水泡靠了过去。

然而,当大水泡腆着圆鼓鼓的肚子,肆无忌惮地逼近小水泡,想要吞掉它时,由于肚子撑得太大,“嘭”的一声,它消失了。


大道理: 霸道和骄傲是人生发展的大敌,如果不戒骄戒躁、知足常乐,伤害的往往不是别人,而是自己。

(转帖文章,原出处不明)

2013年4月9日星期二

99 SpeedMart创办人的故事



李良华谱写大马企业神话!

李良华,一位马来西亚企业传奇故事的创造者!
...
他从小患上小儿麻痹症,必须在轮椅上度过人生;但是,就是这样一位先天条件不足的残障者,开创了马来西亚前所未有的一页传奇故事,他创立的《99 Speedmart》连锁超市集团,已经成为马来西亚国内最大的连锁超市商业王国!

从小就有身体缺陷的他,由于家境贫穷与自幼坐轮椅的关系,小学毕业后就不能继续上学了,可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经营精彩的人生。

一直以来都喜欢做生意的李良华创业于1987年,手上持着1万7千令吉开设一间杂货店,从小小生意开始经商。而拥有雄心壮志的他,当然没有因此而感到满足,他总在想,难道一生就是与这间杂货店共度吗?经过一番挣扎,1992年他毅然将经营妥当的杂货店转型,开设第一间迷你市场。经营杂货店的5年经验,让他拥有了良好的实战基础,管理迷你市场较为顺利。

以协和为名出发的杂货店,要正式走向迷你市场的方向,就直接改名为99Market。这个名字的来由,乃因李良华认为无论在做人或做事方面都不可能达到100分,他选择99,是要在任何阶段都有再进步的空间。后期,他再将公司的名字改为99 Speedmart,则是因为那时公司已有本身经营的一套方式,将一切的货品包装好,让顾客快速买到想要的货品,以符合Speedmart的意义。

一切的基础从传统事业开始,开了40多间分店后,99 Speedmart的管理队伍已经成型了,让他更有信心继续发展。累积了一定的经验后,事业开始冲刺,近年来甚至以冲上云霄之势,截至2013年初,99 Speedmart连锁超市已经突破500间分店大关。

《我很谨慎的打仗,了解了顾客的需求以后,准备好就能冲刺!当然,一开始的时候不是那么顺利,1992年开了第1间,相隔3年才开第2和第3间,1996至1998年间连续开了5间。1998年以后更尝试了以连锁的方式经营,一口气开设了14间分店,但到了2004年却毅然收回连锁执照。没有其他,做生意主要是利润,既然大家认为利润不高,那我就逐渐将执照收回,全部分店由自己一手一脚去管理,目前180多间分店全都是直营方式经营。》

李良华自小面对小儿麻痹残疾,乃因婴儿期8个月时的一场高烧病症所致,《可我却从不认为这是一个遗憾,更不觉得自己不幸,残疾对我来说只是小小的行动不便而已。唯一令我遗憾的,倒是未能继续升学,没有在正规的学校接受过更高的教育,虽然现在可以选择进修,但当初的遗憾仍旧无法去除。》

也许这就是所谓人生的缺陷美,反而激发了他的上进心,不断在各方面努力而填补不足。他在6年前也曾想过重返校园,可是当时正值事业起飞,所以未正式展开就放弃了。不过,他平时经常阅读进修,看书自我增值。

李良华认为,他目前的人生仍未算精彩,而只是在一个范围内工作,默默耕耘。他认为最有意义的是参与社会工作,回馈人群的感觉,将为他的人生更添精彩,而不止局限于工作而已。


(转帖、分享文章)

2013年4月2日星期二

十大差异决定你是穷人还是富人

1、穷人喜欢消费、富人关注投资  穷人得到一只鸡、会把鸡炖着吃了,富人会让鸡生蛋,蛋再孵鸡。
 穷人为钱工作、富人让钱为自己工作,让钱生钱。一般富足(10万—100万)的美国家庭只有20%的收入来自投资活动,而超级富豪(500万以上)的收入有43%来自于投资活动。这就是穷人和富人对金钱态度的差异。
穷人也节俭,但往往是因为没钱,一旦有了点钱就想着去消费,过过好日子,而不会去投资。富人也消费,甚至是奢侈的消费,但他们消费的钱来自于额外收入(比如投资收益),更大份额的钱还是用于投资。
有年薪20万的穷人,因为他们的钱变成了衣服、化妆品、汽车。也有年薪5万的富人,因为他们的钱变成了能增值升息的资产——房产、成长股,然后他们用投资赚来的钱去享受生活。

2穷人钻研技术、富人学习管理 富人除了会用钱赚钱,还会让别人替自己赚钱,所以要学管理,懂驭人之术。穷人需要饭碗,渴望被别人选择,所以要钻研技术,让别人欣赏自己,用起来顺手。
穷人需要稳定,希望别人给自己发放稳定的薪水,却不知道自己给别人赚了更多的钱。富人给别人发薪水,多承担风险,收益也就可能更大。
管理是一门艺术,不能完全用技术手段实现,因为它要深谙人性。好的管理者可以不懂技术,比如让IBM起死回生的郭士纳以前是饼干厂的,而只懂技术不懂管理的人,很难成为富人。

3、穷人买彩票、富人买保险 穷人为什么买彩票,因为它可以使人一夜暴富。穷人太想改变命运了,总想着“万一”,而不想“一万”,热衷于这种毫无希望的赌博。
富人为什么买保险,他们需要通过保险保障把极端不确定性的风险覆盖住,然后再去积极的投资和开创事业。
彩票和保险,其实反映了穷人和富人两种不同的财富观。前者是对财富充满了不切实际的幻想,后者则是在立足现实基础上去实践创富理想。

4、穷人害怕风险、富人喜欢风险 风险和收益是孪生兄弟,不想承担风险还希望赚取巨额财富,累死恐怕都做不到。因为财富往往隐藏在未知的领域,已知领域的利润空间早就被竞争者瓜分。
穷人不敢冒险,总希望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,当然只能捡剩下的。富人喜欢风险,他知道风险的背后就是巨大的财富。当然他们不是盲目的冒险,而是基于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来管理风险。
巴菲特看起来不是爱冒险的人,但他很喜欢危机,当别人都恐惧,都被吓怕了的时候,他说机会来了。所以他是富人。

5、穷人消磨时间、富人利用时间 穷人觉得时间不值钱,甚至不知道怎么打发。富人感觉时间就是金钱,因为有很多重要的事要做。穷人也有看起来很忙的时候,但往往是由于不善管理时间。富人也有休闲的时候,但在休闲中也没停止思考事业发展,或在为了下一步的行动养精蓄锐。
当你太闲或者太忙的时候,都不正常,需要做出改变了。
富人善于利用别人的时间赚钱,让他人执行自己的想法,而把精力投入到未来的发展中。

6、穷人走亲戚、富人交朋友 穷人喜欢走亲戚,这没什么不好,问题是亲戚聚在一起的时候多是唠唠家长里短,打打麻将,完全是消磨时间。富人善于交朋友,扩大自己的人脉,寻找合适的创业伙伴,为干番事业做准备。不要觉得富人的人际交往太功利,功利心人人都有,亲戚之间也是互相攀比,穷亲戚和富亲戚间挺难相处的,还不如眼不见心不烦。
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,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,所以对穷人攀富贵没什么好鄙夷的,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已。你要想富,就要跟富人走近些,别总有“仇富”心理。

7、穷人赚小利、富人抓大势 人穷志短,穷人会被蝇头小利诱惑,把握不住大方向,捡了芝麻丢了西瓜。这种心理在股市上表现得最明显,失败的散户总是好股票拿不住,赚一点钱就抛,坏股票亏一点就舍不得割,最后跌到地板价。结果赚小钱、亏大钱。
富人的目光长远、信念坚定、相信自己的独立判断,能够稳稳的抓住大势赚大钱。穷人在小的诱惑或者风险面前会变得动摇,永远成不了大气候。

8、穷人说的多、富人做的多 有的穷人喜欢抱怨当下、有的穷人喜欢畅谈未来,无论是那一种,都是只说不做。于是前者继续抱怨却没有任何改变;后者继续畅想却没任何行动。
富人则是做了再说,他们知道抱怨是没用的,再好的规划也只是规划,不行动就等于零。即使是前方有困难、有风险、有未知的东西,他们也要勇敢的迈出去,遇到问题再解决问题,而不是在等待中和抱怨中消磨斗志和失去机会。

9、穷人精于算计、富人精于工计 穷人精于算计,天天围着柴米油盐酱醋茶,自然如此。穷人更喜欢算计得与失,正是由于太在乎一时的得失,所以难成大事。
富人精于工计,一本名为《管道的故事》的书中,讲了一个故事:一对好朋友给村子供水,开始时每天用扁担挑水,得到低廉的报酬。后来其中一个人建议修一条管道从河里往村子里引水,结果因为成本高而遭到同伴的反对——这就是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的差异。
建议引水的人会组织资源,用科学的方法做事,这样能持续稳定地获利。而那个反对的同伴总是计较一时的得失,缺乏共赢的思想。富人是拥有大智慧而不是小聪明的人。

10、穷人舍不得鸡肋、富人舍不得机会 穷人做决定总是患得患失、犹豫不决,面对未来不确定的因素,有太多的顾虑。比如因为怕失去稳定的收入,而不敢开创自己的事业。其实想想看,眼前的稳定也不过是食之无味、弃之可惜的鸡肋,但穷人仍然不敢将之抛弃,结果失去了更好的机遇。
富人最舍不得的是机会,一旦机会来临,他们会立刻抓住,即使是冒很大的风险也无所谓。因为他们知道机会溜走了就不再来,不管能不能想出答案,先把手举起来再说,这样会逼着自己想办法,把机会转变为财富。

(转帖文章,原出处不明)